劳动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区别有哪些
问题解答:
劳动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区别:仲裁时效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而诉讼时效是十五日,从当事人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开始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如有其它法律问题,请咨询知芒网律师。
本文链接:http://www.praveigre.com/117581.html 武汉知识产权律师
- 相关文章
- 最新文章
- 推荐文章
- 工伤导致死亡获得的赔偿金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 半月板撕裂应怎么报工伤保险
- 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不续签的有补偿吗
- 与同事发生口角受伤的能认定为工伤吗
- 谁能申请交通事故工伤认定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承揽与雇佣的区别
- 工龄怎么计算的
- 劳动合同争议发生后该如何申请仲裁
- 工伤认定补偿标准时间的规定是什么
-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辞退后应当怎样赔偿